饮食中心食物中毒应急处理若干规定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全面提高校园饮食中心的应对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保持和促进学校政治稳定与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2、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依靠各部门和广大师生,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的有效机制;把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食物中毒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及其他危害。
预防为主、有效应对。提高全校防范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的意识,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切实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应对高效、有序。
处理突发事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学校负责人是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学校成立食物中毒应急领导小组,下设通讯联络组、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护组、思想工作组、物资保障组、善后处理组。
食物中毒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全面负责食物中毒的应急指挥、协调、救援等处置工作。
通讯联络组职责
负责情况报告及各方面的联络沟通。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向上级报告抢救处置情况。
警戒保卫组职责
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交通,引导救护车辆,劝离围观人员。
医疗救护组职责
负责对中毒人员实施应急救治和处置。
思想工作组职责
负责师生及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做好安抚慰问,保持情绪稳定。
物资保障组职责
负责及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机动车、药品、消毒用品等抢救物品的供应。
㈦善后处理组职责
负责中毒学生及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善后事宜,配合进行相关调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食物中毒的预防
㈠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制度,不食用有毒食物是预防中毒的根本措施;
㈡提高警惕,克服麻痹思想,作好食品日常检查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
㈢掌握如下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和重要环节:
①禁止销、购有毒或变质食品;
②防止食品变质或污染;
③食品的采购、加工要有计划性,防止变质或污染;
④加强食品的制、贮食用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变质或污染;
⑤有计划的采购和烧煮食物,尽量不积压;
⑥从业人员应定期检查身体,凡患传染病或未愈之前,不得从事炊事工作;
⑦消灭蝇、鼠、蟑螂等传染昆虫媒介,建立必要的卫生设施和食品卫生防护设备。
㈣食前消灭病原体
①检查食品质量,腐败、变质、污染的食品做到不买、不做、不吃。
②饭、菜要煮熟、烧透。
③制作凉菜时,用开水短时烫炒,用凉开水冲洗,并加醋调味,以消灭病原体。
㈤广泛开展宣传工作
①认识有毒动物、植物,以防误食中毒。
②养成卫生习惯,不可随意摄食。
③不用锌、铜、铁、锑等器具烧煮或贮存酸性等食物,避免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
四、报告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应在发生事故后24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市卫生行政部门。重大事故和可疑刑事案件需同时报告公安部门。
五、应急处理
㈠对中毒者采取紧急处理
1、停止食用中毒食品;
2、采取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标本,以备检验;
3、组织医生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4、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治疗,包括急救(催吐、洗胃、洗肠)、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5、对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㈡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
1、保护现场,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2、为控制食物中毒事故扩散,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回已售出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3、经检验,属于被污染食品,予以销毁或监督销毁。
㈢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1、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及用具,并进行清洗消毒;
2、对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要彻底清洁、消毒接触过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用具以及贮存食品的冰箱、设备,加工人员的手也要进行消毒处理;
3、对化学性食物中毒,要用热碱水彻底清洁接触中毒食品或可能接触过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对剩余的可疑食物彻底清理,杜绝中毒隐患。
㈣积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及时通报案情的进展情况,妥善处理好中毒学生的善后工作。
㈤立即重新组织货源,尽最大努力确保学生的正常伙食,维持校园的稳定。